“一小我的精神發育史,就是他的閱讀史。”4年,389本書,1752.3小時的讀書時長,下面這四張圖片是一個女孩從2016年至2019年閱讀成長的奮斗史,更是她閱讀人生的寫照:
這些讀書目錄的主人是約讀書房濟南校區的學員王一嘉,今年讀初一,在書房上課已經五年多。媽媽在今年年初將一嘉2016年-2019年讀過的所有書精心整頓成四張工整的手寫讀書目錄,并注有細致的數量及用時,細細讀來,令人震撼。
4年讀389本書是怎樣的概念呢?4月20日,中國消息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效果表現:2019年我國0-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.36本。一嘉每年的閱讀量,足足比平均數高出九倍之多!
遠超同齡人的閱讀量背后,有著怎樣的教育背景?一張張令人震撼的讀書目錄,又記錄著孩子怎樣的成長故事?接受我們的約稿后,一嘉媽媽用六張工整認真的手寫筆記做出回復,記錄之埋頭、回答之樸拙,令我們感動欽佩:
“讀書是最好的家風,書籍是最好的不動產。”一個有藏書、愛閱讀的家庭,不光影響著我們,也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。
這篇文章,值得所有家長細讀。事實上,最好的先生是家長,最好的黌舍是家庭,最好的學區房,就是你家的書房。
Q1:當時是一個怎樣的契機,為孩子每一年讀過的書整頓成4張滿滿的讀書目錄?上面讀書的時間是怎么算出來的?為什么要為閱讀做這么細致的記錄?
我整頓一嘉這5年的讀書目錄,一方面是源于孩子已上閱讀課整5年了,持續賡續地堅持讀書已4年多,加上疫情的關系,偶然間讓本身靜下來,做個體系性的規劃整頓。
還有一個方面,2016年的讀書目錄是在2017年整頓的,我曾許諾過劉芳先生,后續幾年的閱讀書目,我都會整頓出來作為例子,給后續加入的家長們觀看。許諾過的事,我必須要做到。這是我整頓的初衷。
每讀一本書,天天都有肯定的讀書時間,從始至終,累加起來,就形成了閱讀一本書所用的時間,就是說看完這本書用了多長時間。
至于為什么要為閱讀做這么細致的記錄,我在肄業期間學的是文書檔案專業,就是專門整頓檔案的,把一件事情分門別類、碼放劃一,字跡干凈美觀,讓人一覽無余、心曠神怡,這是我的風俗,而且將我喜好的事情做到嚴謹到極限,已成為風俗,這也是一種毛病,強迫我必須要這么做。
每周六清晨上閱讀課,我都會陪同上課,坐在教室內認真凝聽,拍下課件,感到有效的內容會拍視頻,導學案也會打印出來,裝入透明膜內,方便查看。所有內容,還有每一本孩子讀書的照片、書目的正面照片,悉數整頓出來上傳到QQ。一個星期跟著一個星期走,這些都作為孩子未來讀書資料備用。只有我想不到,沒有我做不到,整頓這些花費了我不少的時間和心思。
在每一本書的扉頁,都會記錄有在什么時間、上了第幾節課,并用鉛筆標注上什么時間讀完的。我會天天在閱讀存折上記錄書目、日期、這本書多少萬字、看完所花用的時間,并用紅筆標注。從2015年11月份剛開始執行至今,從未間斷過。到如今存折已用了17本,并且我會持續地記錄下去,直到一嘉上大學脫離我為止。
我的想法是:給孩子養成一個好風俗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但只要有恒心、有毅力,就沒有辦不成的事。水滴石穿,不是水的力量,而是堅持的力量!
我們老是說傳承,給孩子房子、車子、財富,安排再好的將來都不如給孩子靠本身生存的本事。我以后不會給孩子留下過多的財富,而是將錢和精力用于孩子根部的培養上,讓孩子未來有本事、有能力歡迎將來生活事業的挑釁,讓本身越來越值錢,有資本和實力擔當起家庭珍愛的責任。
這一本本讀書存折,就是一嘉閱讀成長的奮斗史,更是閱讀人生的寫照。等孩子18歲成人時,我會隆重地交到孩子手里,未來總有一天,她會特別很是感激本身這10多年的閱讀生涯,由于那將是她未來輸出的資本!
我們在曩昔會什么,如今就會受益什么。孩子小,沒感覺,但我本身有領會!所以我才這么埋頭地為孩子做出整頓,直觀地看出每年閱讀書目、本身有什么樣的提高,我是讓孩子在耳濡目染地感受到我對閱讀的正視,給孩子一個模板、一個成長的過程。不管是閱讀,照舊上長笛吹奏課,我都是這么仔細地整頓,統統都是風俗使然。無它。
Q2:你們是如何培養一嘉的閱讀愛好和閱讀風俗的?近幾年一嘉每年都會讀上百本書籍,孩子是如何保持自律并堅持下來的?
天天一下學,吃完飯或寫作業前的第一義務,就是讀書。放假了,或周末,精力最充沛的時間都用在讀書,這是我對孩子的要求。最好的時光就是用來學習,絕不能干與學習無關的事,太虛耗了。要把時間虛耗在人生最故意義的事情上!
過年過節、考試前夕都一樣,這些都與孩子沒有關系,她的重要義務就是學習。孩子外出上課,與過節、考試什么關系?這6年來,不管是閱讀課,照舊其他課程,風雨無阻,沒有因任何緣故原由落下過課程,目的就是要鍛煉孩子堅韌不拔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,為未來的統統奠定堅實的精神貯備。
成功不是拼的是你剛開始跑得有多快、斗志有多么激昂,而是當你精疲力盡時,是否能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后,那種百折不撓的柔韌勁!盼望這種精神能伴隨一嘉走向遠方。
閱讀如今已成風俗,正常化了,沒感覺很分外。外出旅游,帶著書;游學,帶著書,別管去哪兒,書是必備品之一。再忙、再累、再鬧熱熱烈繁華的的日子里,也要讀書,把天天的閱讀計劃完成。這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,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日常而簡單化。
從小學二年級,也就是2014年起,電視已成了我家的擺設,從沒有看過,春晚都覺得吵鬧、心煩,只有捧起書本才感覺世界靜下來,安心從容。如今是網絡時代,手機游戲充斥著孩子的生活,也在搶奪著孩子的學習時間,這種勾引力太壯大了,誰也招架不住,連大人都不行,更別說是沒有學習動力的門生。
一塊地步少生雜草的唯一方法,就是在上面種莊稼。讓孩子少在手機上延遲時間的唯一辦法,除了在孩子心田注入夢想外,就是讓孩子有風俗做故意義的事。毫不夸張地說,一嘉的這些讀書時間,很大一部分是從手機上搶過來的,我是親眼目睹。孩子也愛玩手機,可讀書時間到了,被迫放下,進入讀書環節,只要讀上書了,就不會考慮手機的內容了。閱讀,是我最明智的決定!
Q3:您為什么這么正視孩子閱讀愛好的培養?在孩子的閱讀之路上,您覺得怙恃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?能為孩子提供哪些幫助和支撐?
我自己是特別很是喜好讀書,很認可閱讀,本身就是讀書的受益者。讀書,讓人觀念、想法超前,接受奇怪事物強,從不關注事情外觀,不同流合污,活得內斂低調,能共鳴,拓寬了眼界,思維擴展、格局提拔,懂得跟隨人生的真諦。
我們看的每一本好書,無不是作者精華人生的提煉。經過高傳立先生精心打磨,孩子們才有機會凝聽到一堂堂激情滿滿的視覺盛宴,用金錢換取時間。時間是什么?時間就是生命!用簡短的時間感受生命的歷程,不覺得超值嗎?
閱讀,就是閱讀人生,就是在探求人生的意義,就是一種生命的救贖,就是一種自我解脫的過程。縱觀學者、商業大佬、世界頂尖人士,無不推許閱讀。生命有限、人生無窮,為什么不把有限的時間,用在探索無窮人生的歷程去呢?
閱讀的風俗和愛好的培養就是一個榜樣的力量,還有一個時間的持續。開始上閱讀課是2015年2月7日,過完春節的第一個工作日,一嘉照舊小學二年級,漢字還沒有認全。孩子上小學之前我從未關注過她學習方面的培養,基本處于放養狀況,隨她本身的喜好玩耍。上小學了,也想讓她本身看書,晚上也曾為她讀過書,但都沒有堅持下來。初期上閱讀課,能認真聽課,但本身看書時靜不下心來,左顧右盼、漫不經心,有圖的繪本都看不完。
沒辦法,在孩子看書時我就放下統統陪孩子一路讀書,可以說比孩子還投入認真,剛開始是半小時、40分鐘,后來是一小時、兩小時。孩子上小學平時是一小時,假期是兩小時,初一了,學業重、作業多,改為40分鐘,如今疫情期間,天天雷打不動的100分鐘,讀書時間不受任何干擾,就是一個靜心吸取營養的過程,這一陪就是整整三年。到如今,我也不用多說話,到點就會主動自覺地讀書,風俗了。
我家的經濟條件有限,又學著吹奏長笛、短笛,經濟壓力不小,閱讀課學費在逐年上漲。在2014年約讀書房轉型時期,我以預存的體例,拿出家中15萬元的蓄積,為孩子買了6年的課程。
當時有人說我膽大,有人說我有眼光,我認準了人,認準了閱讀這個事情,用前后近7年的時間,培養孩子一輩子的閱讀風俗,一個一生與書原形伴的過程,如今看來我的決定是精確的,風俗也養成了。
預存我愛人并不知情,就算商量,九成也辦不了,如今同他爸說了,根本不吭聲了。
與孩子一路讀書,陪伴固然是必須的,我是結果有些慢,持續性上課是需要條件。我這不是當托,在強調買課程。我們作為怙恃都是通俗人,有工作,有本身的生活義務,誰也不可能有這個精力鉆研孩子課程的方方面面,達到專業水準。
閱讀,是個全新領域,術業有專攻,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。為什么閱讀課未便宜,貴是有貴的道理,研發團隊、師資力量支出占比不小,聽一堂課,能擴展作者的寫作意圖、時代背景,延長了思維空間,這些能讓孩子少走彎路,未來少花多少時間才能領悟得到。
花錢就是為了省時間,名師點悟功不可沒。不能只考慮到學費,沒有長遠的眼光,時間是最貴的!所以我武斷地動手買課,買到孩子上初三,高中就住校了,這7年的時間充足了。還有考慮到三年后,我家要交房,沒有錢上課了,如許呢,統統提前計劃好,不延遲孩子的閱讀課學習,所有的事情照常進行。
孩子上閱讀課就是為以后的人生助力,最緊張的是有眼光,超前的眼光,有想法,高瞻遠矚地培養孩子,而不是單純性分數、成績,眼隨大眾,同流合污,沒有本身的想法,目光太局促了,不能以價格來衡量它的價值!
只有良好的怙恃,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孩子。怙恃要首先學習、成長本身,才能拉高本身孩子成長的天花板。眼光、格局、條理和風俗,決定著孩子的發展空間。動用金錢,無法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。只有做出表率,與孩子共同成長學習,統統才有可能。怙恃學習99%,孩子提高1%,只有怙恃好好學習,孩子才能每天向上。
Q4:根據您的觀察,這些年的大量閱讀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什么影響或轉變嗎?
這5年的閱讀,首要的改變是思維能力。孩子的眼特看事,能看出眉眼高低,到哪里也不討人煩。話不多,腦子里有,說出話來很有見地,孩子中少見的成熟和慎重。不吵鬧,評論起事來,地道!是我的知心小參謀。
但她的作文寫作一樣平常,比曩昔有提高。我從未給孩子報什么作文班,讓先生的思維定勢框架住想象力、寫迎合著實際的高分作文,我想保留住孩子的一份純真、一份自然的好奇心和那突發奇想的想象力空間,自由馳騁,慢慢地在書中去領會、沉淀,形成本身獨有的風格和見解。
如今的轉變不太多,畢竟閱讀時間短,書目少。閱讀就是一個扎根的過程,是個靜功夫,給孩子扎深根、扎細根、扎精根,為以后長成參天大樹奠定堅實的基礎。20年后,看效果。
Q5:關于孩子讀書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故事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?
在讀書過程中延長了孩子的思維能力,鍛煉了孩子慎重、扎實、認真的學習作風,不謀利取巧、不耍小聰明。
2018年8月尾的暑假,我們一家去河南嬉戲,全天都在嚴重的游覽過程中,孩子只能見縫插針地找時間看書,在旅館歇息中,在汽車行駛的途中,在回到家的晚上,那時已經快到12點了,有些疲憊,可是再晚也要把今天的閱讀計劃完成。那晚是看到凌晨一點半左右,由于天天的看書計劃是兩小時,哪怕是明早晚起一下子,也要堅持完成義務,這個孩子的這一點讓我瀏覽。
還有上初中后,作業量加重,作業再多,也要擠時間看書。作業實在寫不完,就夙起來寫作業,先睡一覺,偶然是3點、4點、5點。當然這孩子的學習風俗有待商榷,這種學習勁頭我很喜好,不讓先生點名指斥,有自負、不服輸地面對學習中的各種難題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小學三年級起,關于學習中、作業中的題目,全是本身面對,本身自力解決,從不讓我操心,我也不管她的學習。
Q6:許多小門生家長發愁孩子不愛讀書,作為過來人,您對這些家長有什么指導方法或理念上的建議嗎?
一個建議是陪伴。孩子看書,家長也要在看書,怙恃要求孩子做到的,本身首先要做到。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!怙恃要做個表率給孩子看,孩子不是看家長怎么說,而是看怎么做的。
在我家,我從不關注時尚,不理會八卦,闊別是非。就是喜好讀書、做家務、干活,大概在別人看來是個沒有生活情趣的人,讓本身清心肅靜的環境里生活,能悄悄地讀書是人生一大享受,也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之一,我愛并享受著這個幸福的時刻。我愛買有珍藏意義的書,并用書皮包起來,特別很是地珍惜它們,這些都是我的精神財富,是我的寶貝。但我不會向人借書,怕給我弄損、弄臟。
書籍是我人生最好的營養品,也是化妝品。滋養心靈、雄厚心里世界。我享受著閱讀這種孤獨的過程,凈化身心,放飛自我,可以說閱讀改變了我的統統。不迷惘,對人對事不偏頗,理性分析,遇事不鉆牛角尖,豁達自在地面對本身,把握住讓本身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砝碼,理解他人,快樂本身!